【人物線描】
  嵇一倫,1982年生,鄭州人,現在為燃氣設備檢測工人。
  【人物自評】
  非常熱愛生活,可以說是和生活一直處在熱戀中,對生活、對家庭都態度誠懇,忠貞不貳。我就是微博上的“正版老貓猴”。
  有這樣一類人,你看見他,就雙腿發軟,想尊稱一聲“大哥”。
  嵇一倫就有這樣的氣場,他身高一米八一,體重超過二百斤,卻總是面帶純真笑容,言語充滿利索勁兒,又不失親切。尤為重要的是,他還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,業餘生活過得豐富多彩,有滋有味。
  □東方今報記者 王東霞
  (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
  【約訪】
  “我其實是個特立獨行的人”
  打的花費50元,到鄭州豐慶路附近,約訪嵇一倫,“你等會,我去接你。”電話里的嵇一倫,言語溫和又習慣性地有些微關懷。
  他確實不一樣,不一樣的胖,不一樣的有範兒,身上掛滿了附件。
  斜背著一個軍綠色的挎包,包上還印著“六五式八二無座力炮附件袋,78年度”的字樣,這說明就是1978年生產的軍用包,嵇一倫說,這是他從別人處理的廢棄物資里撿來的,很耐用,有年代感。包蓋上還掛著一枚五角星、一枚毛主席像章。
  他說這枚五角星最珍貴,很有紀念意義,是父親從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上帶回來的。毛主席像章則是爺爺那時候保存的,現在他自己也搜集有300多枚像章了。
  除了這個充滿懷舊色彩的包以外,他還戴著兩個長串念珠:金剛菩提子、星月菩提子。一個南紅手釧,腰上還繫著由3個小葫蘆編織成串的掛件,一塊金絲楠木平安無事牌。
  “太奢華了吧。”“其實我並不富,出身工人家庭。和父母一起住一個小房子里。”他趕緊說。
  【驚愕】
  “哥一頓吃一鍋米飯
  哥想胖就胖”
  “我現在234斤,過去曾經104斤。”看到嵇一倫,見第一面的人恐怕都想問問他的體重。
  他曾當過武警特勤兵,他說那時候飯量很大,頓頓早餐都要吃16個饅頭、6個雞蛋、一快餐杯豆漿、豆腐乳一塊。那時候個頭已經到1.81米,但體重僅104斤,腰圍一尺九,至於為什麼吃這麼多,又那麼瘦,他歸因於訓練強度大,太辛苦。
  退伍回來後,父母看他可憐,就每天燉排骨湯、魚湯給他吃,他甚至一頓飯能吃掉一電飯煲米,很快體重就上到178斤,現在已經到了234斤了。考慮到健康,他現在一般都控制飲食,不吃那麼多、那麼飽,但愛吃的特性並沒有變。
  “大石橋那兒有家餛飩,很好吃。”嵇一倫說,他經常會打車跑那邊吃碗餛飩,搭配幾個燒餅吃。鄭州北環有家瓦罐店不錯;東區有家手擀面也經典;四廠有家燴羊肉;東風路有家大盤雞;汝河小區有家大排檔……
  他一口氣能說出五六十家好吃的地方,為什麼這麼愛吃?他說人活一輩子,忙忙碌碌不就是為了口吃的。解決了溫飽問題後,不可能天天買房買車玩,只能從吃上下手,多享受些美食,也算沒有浪費生命。
  【實踐】
  去吃過 就能做出更好的
  吃得多了,自然而然就會做了,而且他還喜歡琢磨。
  比如豆豉蒸排骨,他曾在一家酒店吃過一次,覺得口味很好,但沒有頭緒,不知道怎麼做。
  上網查查菜譜,又反覆做了五六次,終於做成功了,甚至比吃到的還要好。他的經驗是,將排骨切成一指寬大小,放到冷水裡泡約一個小時,撈出控水30分鐘,瀝乾,放入香油、雞精、澱粉,澱粉裡加少量水,放入蔥薑蒜末,再放入黑胡椒、料酒、生抽,抓透,腌一個小時以上,不要放鹽。
  腌好後,倒入豆豉,裝入盤中,碼平,蓋上保鮮膜,上鍋蒸半小時左右。想吃咸點的,上鍋前用開水化鹽,灑上;想吃偏甜的,蒸好後,放入適量蚝油即可。
  他還經常和同樣熱愛美食的同事,相互切磋學習,做盤菜互相品嘗,是麻椒放少了還是辣椒放多了。
  【愛好】
  因為“愛慕虛榮” 所以愛上攝影
  除了收藏毛主席像章、馬燈,磨菩提子、練習刻章等諸多愛好之外,嵇一倫最喜歡攝影、旅游。
  他說那是1999年,他偶然到承德壩上草原玩,拍了一張照片,洗出來後,被不少朋友誇贊,認為很專業,被人認可心裡就高興,人都是愛慕虛榮的吧,他從此開始深入瞭解攝影,而且父親還能給他提一些建議,他從拍人物到拍風光,一發而不可收。
  甚至上下班途中,他都相機不離身,還偶爾做些攝影專題,向網站投稿等,他還獲得過各種攝影獎項。他說自己這麼多年來,一直不安於現狀,因為他內心有個痛點,就是學歷不夠高,他一直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證明別人能做到的,他也能做到,而且能做得更好。
  問到他對將來的期待,他說他對物質條件沒有過多追求,有房子能遮風擋雨,有車子能夠接送老婆、孩子,就知足了。他需要做的是不斷豐富、充實自己,這一點可以用“一直在路上”來形容,學到新的東西,達到新的精神境界,到處走走看看,就可以了。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“我一直在路上 不斷豐富、成長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08avvj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